——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
7月14日—18日,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组织21名学生志愿者,奔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川山镇五圩村,开展以 “情系川山热土・梦筑毛南新篇”为主题的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志愿者们致力于文化服务和科技实践,在乡村挥洒青春汗水,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活力。
助力基层验收,见证乡村发展
志愿者们跟随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,协助开展产业奖补验收工作,大家认真记录数据、核对信息,在田野与村落间,近距离感受乡村振兴成果,也体会到基层工作的细致与艰辛,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

守护童心,点亮假期。
针对村里留守儿童的需求,志愿者变身“全能老师”。作业辅导环节,耐心为孩子解答学科难题,梳理知识重点;安全教育课上,围绕防拐、防溺水等主题,通过案例讲解、情景模拟,教孩子们实用避险技能;手工创作时,志愿者带着孩子用粘土捏出可爱动物、创意小摆件,用彩色卡纸折出纸艺花朵、剪出趣味窗花,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释放想象力,为假期生活增添别样色彩 ,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与求知欲。


发挥专业优势,科技赋能基层
结合计算机专业特长,7 月 17 日,志愿者走进川山镇政府。对办公机器开展清灰、精心拆解设备以彻底除尘,并对系统进行深度优化以提升性能除尘,优化系统性能,还为工作人员有效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难题,通过科技服务显著提升了基层办公的效率服务提升基层办公效率,用专业技能为乡村振兴装上“数字引擎”。

青春实践,赋能振兴
“课堂知识在乡村实践中落地,服务社会又助力振兴,这份经历太珍贵!” 志愿者徐武瑶的感慨,道出团队心声。长期以来,学院以“三下乡” 为载体,推动学生走出校园、扎根基层,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绚丽绽放,共同书写校地协同、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篇章。(作者:归才俊 拍摄: 校对:魏志荣 审核:黎军)